【释评】
《体别》之篇把中庸作为最高的品德,也就是达到了圣人的高度。宁静平和,毫无瑕疵。但多数人却不可能具有中庸之质,所以列举了十二种人才,也就是偏才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所造成的得失。之所以对于中庸之德如此崇尚,既是因为需要以中庸之德来作为评判其他偏才的标尺,也是出于社会对于具有兼才之人才的渴望。
《体别》之篇对于历数偏才的得失和特点,分析很详尽。但实际上兼才是可遇不可求的,中庸之德更是少之又少,所以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偏才。偏才虽然有缺点和不足,毕竟也是人才,具有特有的才能,所以在实际的人才运用中,还是应该很好地对这些偏才进行运用,物尽其用、方为良质,就是这个道理。从《体别》之篇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力求完美的人,对于人才的追逐也是希望德才兼备,以至中庸。作者这种极致的思想是很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的,三国时期,战乱纷起,对于人才的渴求可以说空前绝后的,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曾经说“人才莫盛于三国,亦为三国之主各能用人,故得众力相扶,以成鼎足之势”就说明了问题。总而言之,《体别》之篇对于人才鉴别的观点是可以尽用而无需置疑的。